中文版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齐白石《凄迷灯火更宜秋》

作者:舒乙    2013-05-30 14:49:23    来源 : 《艺术》杂志

可以和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处于并列地位的是他的《凄迷灯火更宜秋》,“并列”这个词很恰当,它们仿佛是一对孪生姐妹,不论从出世,还是在艺术地位上,都相仿,亦属于齐老人的顶尖的代表作。

在老舍先生给齐老人出题的第二组诗句里,从顺序上,《凄迷灯火更宜秋》排在第三位,诗作者叫赵秋谷。

赵秋谷这个名字起得很漂亮,“秋谷”一下子就能给人带来许多遐想。恰好,其诗句“凄迷灯火更宜秋”里也有个关键词“秋”字。是巧合,但这个巧合偏偏很有份量,仿佛揭示赵秋谷这个人是专为秋而生的。其实他是山东益都人,诞生在一个叫秋谷的地方,是康熙晚期的进士,做过翰林,是曹寅、洪升的好友,但好景不长,他成了“长生殿事件”的受害者,被革职,是一位长期受压抑的诗人,常常借歌宴红粉抒发自己的忧郁之情,是清早期的著名诗人。他和王渔洋等人都是老舍先生特别喜欢的清代诗家。老舍先生在给齐老人求画的信中,特别点道,这些诗句的基调是“冷隽”。

齐老人在《凄迷灯火更宜秋》的题款中特别提到“冷隽”二字,他的题字是:

“凄迷灯火更宜秋 赵秋谷句 老舍兄台爱此情调冷隽之作 倩白石画 亦喜为之 辛卯白石九十一矣 同客京华”。

这段短语,有四层意思 :第一.赵秋谷的诗句的基调是冷隽;第二.老舍先生喜欢冷隽风格;第三.齐白石老人自己也喜欢画冷隽情调的画;第四.舒、齐二人有同好,对了口味,这个口味就是冷隽。

老舍先生在求画信中也为这幅画构思了构图:

“一灯斜吹,上飘一黄叶,有秋意矣。”

齐老人按照这个构思出色地完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幅长长的立幅,上方偏左,两笔重墨勾了一扇窗,窗下窗右全是白的,不着一墨一色,意谓着那是白墙,窗内台上摆着一盏油灯,灯是土的、古的、点灯草芯的那种,红红的小火苗被窗外的微风斜斜地吹歪,灯的上方有一柄秋天的落叶被风吹进屋来,秋叶呈朱红色,是分三岔的类似桐树的那种叶子。整幅画面就这么简单。

妙就妙在齐老人完成的构图,是一种完完全全和西洋画截然不同的构图,这就是中国画,大量留白,留给观者以巨大的想像空间;而这一幅偏偏把这个特点发挥到了级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因为留白处占画面三分之二以上。

齐老人创造了中国画意境美的一个典型。

他在窗的右侧,由上到下,题了一行字,占了画幅的最右侧的边线。然后在左侧,也靠着左边线,在窗的下方,钤了三方印章,印有方有长方,印的尺寸由中到大,彼此有相当距离,占了左边线。右是字,左是印,两边匀称了,字和印的中间完全是空白的,整体看来,却真美。

如此大胆,极为少见。

不能不钦佩齐老人的胆略,他有一个天才的永远出奇制胜的艺术大脑,他绝对是永葆青春勇于探索的高手,堪称奇才。《凄迷灯火更宜秋》是最好的证明。

这幅画也成了齐白石老人晚年的代表作,同样是原创,是精品,绝品、孤品,以构图绝奇而闻名天下。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已有 0 位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