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丰美术论集》序
江丰同志是文艺界—位老战士,是无产阶级美术家,是我国人民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在美术理论、美术教育和新兴木刻艺术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泯没的。
江丰同志出身于工人家庭,从青年时代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在30年代初,他和几位同志联
合创办了“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追随鲁迅先生,参加木刻讲习会,是我国新兴木刻艺术的开创者之一。1931年,他参加了上海反帝大同盟和左翼美术家联盟。“一八艺社研究所”是“美联”开展活动的一个据点。1932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选为“美联”执委兼党团支委,并担负上海民众反日会的宣传工作。这期间,他两度被捕,在狱中英勇不屈,曾因殴打叛徒,被加判延长六个月的监禁。抗战初期,江丰同志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美术教员,后任美术部主任,被选为陕甘宁边区美术界抗敌协会主席。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华北联合大学任美术系主任。全国解放后,江丰同志被选为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1953年改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党组书记,先后在杭州和北京任美术学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1957年政治风暴以后的二十多年,他历尽风霜,饱经忧患。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并未消沉停顿,而是继续关心美术动态,坚持做研究工作,完成了《名画欣赏》《论印象画派》等论著数十万言。1979年改正了对他的错误处理,委任他为文化部顾问、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选他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兼党组书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雨露,使他在古稀之年又焕发出革命青春。他愿以加倍的辛勤,补偿失去的时光,虽受病魔缠扰,仍然奋不顾身,几次在工作的紧张关头病倒。党的十二大关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号召,鼓舞了他,在美协召开的学习十二大文件的座谈会上,他在激动地发言时突然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我们党的一位优秀的老战士——江丰同志,就这样地死在了自己的战斗岗位上。
江丰同志离开我们已一年有余。他遗留给我们的,不仅有关于西洋美术的理论专著和许多烙有革命战争年代火与血的印记的木刻作品,而且有大量的关于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的论著、报告等等。这些属于人民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已经并将继续给我们的美术工作以多方面的启迪。现在由他的战友和学生们将其汇集成书出版,显然,其意义不仅是为了纪念故人而已。
江丰同志的美术思想是非常明确而坚定的,他认为美术的最高任务是为人民。他说:什么是我国当代美术家们所服膺的总的时代精神趋向呢?什么是我国当代美术家们的艺术才华所附丽的根据呢?回答是“人民!”他始终牢记周恩来同志谆谆教导我们的话:妨碍艺术创作的各种框框一定要打破,但艺术为人民服务这个大框框决不能抛弃,因为这个是立场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艺术的核心问题。所以,我们要在为人民大众利益服务的前提下,讲思想解放,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社会主义艺术与资本主义艺术性质的根本不同点,就是在对人民大众的态度上。江丰同志满怀着信心和自豪的气概宣告:我国美术家们所梦寐以求的荣誉不是“桂冠”而是在“美术家”的前面冠以“人民”这个用大写字体书写的称号。
我们的美术既然是为人民服务的,就应该以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为主。江丰同志一再呼唤美术家深入生活,到人民群众的沸腾的生活中去,重视对生活的发掘和体现。他认为,美术家应该以群众的生活热情来激励自己的创作实践,又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来激励群众的生活热情。脱离生活的美术家,纵有才华也势必枯萎,生活空虚必然导致作品苍白无力。江丰同志的木刻,与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血肉相连,当年很受鲁迅先生的喜爱。江丰同志厌恶那些蔑视人民群众、关起大门孤芳自赏的艺术,而对于反映人民劳动、生活、斗争以及向往美好未来的优秀美术作品,则给予充分的重视和高度的评价。
近年来,文艺界有少数人鼓吹西方现代派文艺思潮,其中一个观点,就是认为文艺的中心问题是形式,不是内容,甚至认为艺术就是形式;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是前者决定后者,而是后者决定前者。这种论调,在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其实质是为他们脱离人民、脱离现实的倾向作辩护。他们“目中无人”,他们心目中的世界,只是一些线条、色彩或几何图形的随意组合,而艺术就是这种“自我感觉”的表现。人民不会爱这种艺术,因为它明白地表现出缺乏对人民的爱。然而,这种艺术的形式,也还是由它的内容决定的,它的内容就是冷漠的自我中心主义。正因为如此,这种艺术受到了某些大财阀们的支持和吹捧,他们用高价收买、巡回展览、建立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办法,来扩大它的影响,妄图使人们相信这就是“最新的最伟大的艺术”。
很明显,这种艺术不会伤害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根毫毛,却大有利于使人们逃避现实,脱离群众,而陷入孤独的自我麻醉的梦幻中去。这正是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我们并不拒绝对它进行研究,其中某些具体手法技法,或许有可借鉴之处,但我们不能把它当作楷模,对它亦步亦趋。现在西方现代派艺术思潮,不仅迷惑了我国一些青年美术工作者,也使某些颇具成就的画家变得糊涂起来,甚至著文加以赞扬。江丰同志对此进行了率直的批评。他指出:“我们的美术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即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有些美术工作者好以创新、要求风格形式多样化为名,把西方现代画派的货色引进我国,冲击我们社会主义美术。我们赞成创新,赞成风格形式多样化,否则,不能满足人们对美术多种多样的需求。但我们提倡创新、风格形式多样化,必须有个前提,就是为了把社会生活或自然风景表现得更真实、更美、更动人,更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离开了这个前提,如有些作品连事物形象也被抛弃,或者变形变得使人们看不懂的所谓创新和风格形式多样化,我们是不赞成的,必须坚决反对。”
江丰同志尊重民族美术传统,但他不是唯古是崇的保守主义者;他也重视借鉴,但他不是盲目仿效和照搬外国艺术。他积极倡议筹建中国民间美术馆,以继承和发扬灿烂的民族民间美术,又主张派出专业美术人员去西欧临摹油画名作,以供我国美术专业学员的学习参考。他反对把西方美术的糟粕引进中国来,他认为抽象派之类的美术,不符合中国实际需要,背离中国人民的欣赏习惯,不能真实地表现人民的生活和形象,把没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产品——现代派艺术及其理论搬到社会主义的中国来,是犯了一种时代的错误。
江丰同志为人正直,襟怀坦白,刚正不阿。对人民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原则的执著,是他的性格的主要特征。他不因个人的得失而稍微改变这种精神。他心口如一,是怎么想就怎么说,因而有时获罪于人。当然,他的意见难免有偏激或不周之处,但他的大公无私的出发点是无可非难的,他的基本观点,也已经和还将由事实来证明是正确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江丰同志也不可能没有缺点。然而鲁迅先生说得好: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而完美的苍蝇毕竟是苍蝇。我们是珍重和宝爱战士的遗戟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去进行新的战斗。
1983年9月于成都旅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