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版画艺术推开一扇窗口 ——写在《版画天地》栏目的创办之际
在《艺术》杂志社社长唐璐博士的建议下,《版画天地》栏目在本期杂志诞生了……
版画,作为造型艺术之一,也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起源于中国,却在欧洲发展壮大,经鲁迅先生倡导,版画以直接在板上创作的形式回到“娘家”。版画自“五四”运动以来,在倡导新文化、反帝、反封建、抵御外来民族的侵略中,在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于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唐说。现存中国最早的版画,内容题材以宗教为主,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宋代出现的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元代的“平话”(讲史,是一种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的专门技艺。其简略纪要或提示性的文字底本,被通称为“平话”或“评话”)刻本是中国连环版画的前身。明、清两朝是中国版画的高峰时期,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佳作频出,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镌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在中国文化史上更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版画从汉代漏印工艺布画算起,至今约有2000年的历史,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中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新中国成立后版画家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充分发扬了版画的独特功能,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与改革发展摇旗呐喊,起到了其他绘画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新兴版画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时期(1931-1937)、成长时期(1937-1949)、繁荣时期(1949-1966)、转型期(1981-至今)。
1. 萌芽时期(1931-1937:西方现代派风格与苏联现实主义并存)
萌芽时期的版画创作者大多数为杭州艺专、上海美专和广州美专的学生,他们在接受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尤其是德国表现主义影响的同时,也同时吸收苏联现实主义版画的养分,因此,这个时期的版画风格是西方现代派风格与苏联现实主义精神并存的现象。
2. 成长时期(1937-1949:民族化与个性化的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新兴版画的成长时期。战争年代兵荒马乱的生活与物质条件的匮乏,使具有“虽亟匆忙,顷刻能办”特点的木刻版画,在各种报刊、书籍以及其他出版物上,成了其他画种所不能代替的必需品。抗战时期还出现“漫画木刻”的新品种。那个时期解放区的美术界,木刻成了一枝独秀的鲜花。1938年“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的成立首先揭起“抗战美术”的大旗(后来被国民党解散)。接着于1942年初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木刻研究会”,负责推动全国的木刻活动。于1946年在上海,“中国木刻研究会”改名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并以它的名义举办了空前盛大规模的“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会”,为抗战时期的新兴木刻运动画上圆满的句号。这时期的版画在形式风格上洋化倾向逐渐减弱,代之以新鲜活泼、明朗朴实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尤其是解放区的作品,吸收了当地民间美术(剪纸、窗花、民间木板年画)的特点,融合新法,创造了崭新的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艺术风格。与此同时,版画家个人的艺术风格也在逐渐形成,解放区的力群、彦涵、古元、罗工柳、马达等,国统区的李桦、王琦、黄新波、张漾兮、荒烟、黄永玉、梁永泰等,他们的作品都以显著的个性色彩独步于版画界。
3. 繁荣时期(1949-1981):为工农兵服务的社会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性的版画团体自行解散,为工农兵服务成为创作的目标和方向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当时版画家们唯一可以遵循的创作方法。表现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和新社会的新人新事以及带有鼓动宣传性的作品,构成了这一时期版画创作的基本内容。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版画展,社会上好评如潮。这种成绩集中体现在一些地方学派的作品上,即以李少言、徐匡、牛文、丰中铁、朱宣咸等为代表的四川黑白版画;以晁楣、张祯麒、张作良等为代表的黑龙江北大荒的油印套色版画,以吴俊发、黄丕谟、张新予等为代表的江苏水印版画。此外如以赵延年、赵宗藻、张怀江等为代表的浙江版画,以刘旷、修军、李习勤等为代表的陕西版画,以赖少其、郑震、师松龄等为代表的安徽版画,以秦胜洲、刘晓刚等为代表的山东版画,以杨讷维、蔡迪支等为代表的广东版画,以沈柔坚、杨可扬、邵克萍等为代表的上海版画,以黄永玉、宋源文、莫测、梁栋、廖开明等为代表的北京版画,都以不同的地方特色丰富了版画创作的面貌。
4. 转型时期(1976年至今):版画创作历经1976年“文革”结束至1981年的徘徊期后,版画创作的群体性向个体的个性化转型
1980年在黄山成立了中国版画家协会,对推进全国的版画活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80年代初,先后出现了一批新的版画群体,如以李忠翔、李秀等为代表的云南版画,以董克俊、曹琼德为代表的贵州版画,以谢牛、陈祖煌等为代表的江西版画,以郑爽、潘行建 为代表的广东版画,以董健生、李彦鹏、袁庆禄等为代表的河北版画,以秦胜洲、刘晓刚等为代表的山东版画,以董其中、姚天沐等为代表的山西版画,以赵海鹏为代表的天津塘沽版画,以刘硕海为代表的天津汉沽版画,以范垂宇为代表的大庆版画,以王训月为代表的黑龙江阿城版画。其中特别以云南绝版套色版画更为突出,代表画家有云南版画家贺焜等,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版画艺术上巧妙结合的成功典范。群体发动、组织版画家努力创作,为繁荣和提高版画作品的质量,起了不可抹杀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群体中作者的相互影响,因而也难免造成作品中彼此雷同的现象,群体的共性掩盖了作者个性的充分发挥,这是群体的负面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版画群体在90年代便成为强弩之末,有的群体由于人事的变迁而归于解体。艺术创作毕竟是艺术家个人的精神活动,群体的解散,对发展艺术家个性和独创性发展而言,并非坏事。
新时期的版画创作,已不是木刻的一统天下,石版、铜版、丝网版、石膏版及其他综合版在创作中被广泛运用,其制作技巧之精到与艺术语言的纯化,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境地,在这几方面也产生许多出色的高手,如石版画的李宏仁、吴长江、苏新平、张敏杰、李晓林、张志有、陈琦,铜版画的魏谦、杨越、王维新、杨思陶、李良玉,丝网版及综合版的代大权、江碧波、广军、张桂林、陈聿强、赵经寰、张远帆等,他们有的作品曾经在国内或国际版画展赛中获得大奖,为中国版画争得了荣誉。
版画不但掌握在专家手中,也具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几十年来在黑龙江农垦建设兵团、石油系统中的大企业、传承铁道兵版画闻名的铁道建设企业、煤炭系统的矿区、冶金系统的中国一冶以及新余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等大企业中,天津的塘沽和汉沽,东北的大连等地区也涌现出一大批以工业题材创作为特点的版画群体,这些群体的大多数聚集在李桦、王琦、宋源文先生创办的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周围,在现任院长宋恩厚先生的带领下,队伍发展如雨后春笋,辐射25个省,作品在全国许多城市的美术馆连年巡展,还走出国门与德国的版画家进行交流并定期展出。这些群体中的大部分作者来自生产建设与教育科研的第一线,经过专业院校与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专家辅导培训,其版画创作水平不可小觑;他们的作品抒发劳动之美,有生活、接地气、人民群众爱看;他们的作品紧跟时代步伐,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得到了企业领导与各级政府的关注与支持。
中国写意画具有笔情墨趣之美,油画具有笔触色调之美,而版画却具有独特的“刀触印痕”之美。刀触与印痕是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情感的基本手段,好的题材,好的作品必须通过“刀触与印痕”之美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因此新的版画“刀触”与“印痕”形成的视觉要素,也是版画艺术家终生孜孜以求的。中国版画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本栏目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人才,努力遵循版画的艺术规律,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特点的版画艺术家和版画创作群体进行报道,介绍他们的创作理念,创作思路,创作方法和创作态度,同时也对国外优秀的版画艺术予以介绍,力争为推动我国的版画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就此,欢迎版画艺术家积极投稿,献言献策,共同把这个版画园地打理得地肥花美,百花齐放。
同时也为其他造型艺术家借鉴版画艺术语言,汲取版画艺术营养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欢迎他们参与其中。
从事版画创作既浪漫又实在,本期《版画天地》 以介绍中国版画史上最负盛名的版画家作品为切入点,《版画天地》栏目就此起航……
2016年8月18日于北京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