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近代著名画家陈师曾

作者:李树声    2016-03-10 10:21:04    来源 : 艺术

陈师曾名衡恪,字师曾,号槐堂,又号朽道人。江西义定(现修水县)人。祖父陈宝箴,清朝举人。历任湖南镇筸道、浙江按察使、湖北按察使、布政使、直隶布政使、湖南巡抚。精研程朱理学,力赞新政,戊戌变法时获罪革职。父亲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清朝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主事,因参与戊戌变法获罪,归南昌。后移居南京,不再出仕,自号“神州袖手人”。是近代著名诗人,著有《散原精舍诗集》。陈师曾生于1876年3月12日(清光绪二年二月十七日),于1923年9月17日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八岁。他短暂的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两次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高潮。1913年(民国二年)9月,他到北京,1914年应新政府教育部之聘,任教育部编审,主管教材编纂工作,和鲁迅同事。陈师曾与鲁迅有着深厚的友谊,初在南京相识,后在日本弘书文院同学,所以仅在鲁迅日记中,记载有关陈师曾的活动就有五十处之多。他们一起逛小市,去琉璃厂收购古旧书和金石拓片。1914年,一起组织儿童艺术展览会。陈师曾多次治小印送给鲁迅,并请鲁迅鉴赏他的书画作品。鲁迅既是他的欣赏者也是他作品的收藏者。鲁迅收藏的现代中国画以陈师曾的作品为最多,至今仍保存在鲁迅博物馆。

北京风俗图—卖胡琴 28.6厘米×36.4厘米 1915年 陈师曾

陈师曾在教育部工作期间,曾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及女高师的博物教员,1916年兼任北京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修科国画教员。1919年前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极力提倡美育。在他的美育思想影响下,北京大学曾于1918建立了北大画法研究会,聘请陈师曾为导师。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成立。次年,聘陈师曾为教授。1920年,金城(拱北)在北京组织中国画研究会,陈师曾是发起人之一。陈师曾的美术活动集中在这十年,这十年又恰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时期。

北京风俗图—墙有耳 28.6厘米×36.4厘米 1915年 陈师曾

新美术运动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开展起来的,它是适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需要的艺术革新活动。新美术运动包括以下内容:从美术的社会作用来说,提出重视美育;从绘画本身来说,当时把介绍西洋绘画,大力引“西法”作为中心内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对峙,古法与西法之争,成为当时美术界的矛盾焦点。一些具有革新思想的人,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向西方学习,而把中国画称之为“国粹”,对中华民族传统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评价陈师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看来有些复杂,他是中国画研究会的发起人,而该研究会是以“保存国粹”为宗旨的,由此,似乎可称他为保守派。但是如果我们不是表面地看问题,就将发现陈师曾不但不保守,而恰恰是中国画的革新派。 

陈师曾这个革新派,并没有依循“革新就是学西画”的途径。他留学日本八年,虽然学习的专业是师范博物科,但和当时在日本学习绘画的李叔同交往很密。对国外绘画的情况是熟悉的,也并不拒绝和排斥西画。不仅如此,他还画过多幅的油画,《师曾遗墨》中也刊登有他的油画作品。然而,他在绘画上的革新,是从研究中国画传统开始的。他著有《中国人物画之变迁》(载《东方杂志》第十八卷第十七号)、《清代山水画之派别》《清代花卉画之派别》(载《绘学杂志》),以及《中国画小史》《中国绘画史》《文人画之价值》等。他对明清以来的绘画,十分认真地进行过研究。由于他对中国绘画的源流、演变很熟悉,又通晓画理,所以他并不附和流行一时的有关中、西画的那种肤浅看法,即所谓“西洋画科学”,“中国画不科学”等等。相反他写过一篇论文,题目就是《中国画是进步的》。他在欢送徐悲鸿赴法留学的演说中,谈到有关中西画问题时说,东、西洋画理本同,阅中画古本,其与外国相同者颇多。又说,希望非鸿先生此去沟通中外,成一世界著名画者。另外,他在《中国绘画史》的结尾部分也讲到:“现在与外国美术接触之机会更多,当有采取融会之处,因在善于会通以发挥固有之特长耳。”他强调要善于会通,也就是要对中外古今融会贯通,而不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更不是照抄西方的表面形式,而是把落脚点置于“发挥固有之特长”上,也就是要发扬民族传统。他既不是那种保守派,闭关自守,拒绝吸收外来文化;也不是盲目崇拜西洋的民族虚无主义者,这也正是他和同时人相比较所独具的高明之处。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已有 0 位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