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扬州八怪之李鱓、黄慎、李方膺——品《微珍园》收藏的《盆菊图》《东坡赏砚图》《墨梅图》

作者:马鸿增    2015-12-23 15:14:14    来源 : 艺术

 

东坡赏砚图 黄慎

近日得观《微珍园》收藏的清代扬州八怪三幅佳作:李鱓的《盆菊图》、黄慎的《东坡赏砚图》、李方膺的《墨梅图》,皆为水墨写意,用笔洒脱,功深力满,墨韵淋漓,诗文书画互动互补,立意寄情放达清新,艺术个性十分鲜明。反复品味,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发人遐想。古人说“品画之优劣,关于人品之高下”。知其人论其艺,方能进入真正深入的品赏。

       所谓“扬州八怪”,是对清代康熈、雍正、乾隆年间生活在扬州的一批富于创造精神的画家群体之总称。这里的“八”不是指八个人。扬州方言中形容人丑叫“丑八怪”,形容事出意外叫“蹊跷八怪”。“八”是言其程度,与“很”、“非常”相近,八怪有很怪、非常怪之意。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白了,扬州八怪就是“扬州一群很怪异的画家”。“八怪”之称起初是作为贬义,晚清光绪年间的正统派书画鉴赏家汪鋆《扬州画苑录》中写道:“同时并举,另出偏师。怪以八名,画非一体。……率汰三笔五笔,复酱嫌粗;胡诌五言七言,打油自喜。非无异趣,适赴歧途。示崭新于一时,只盛行乎百里。”他对八怪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直到清末民初,经康有为、陈独秀等的重新评价,八怪才变为褒义。八怪究竟包括哪些画家,史书记载不一。综合汪鋆《扬州画苑录》、凌霞《天隐堂集》、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黄宾虹《古画微》、陈师曾《中国绘画史》、郑昶《中国画学全史》、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俞剑华《中国绘画史》等各家说法,共推出15位画家。他们是:华嵒、高凤翰、边寿民、汪士慎、李鱓、金农、黄慎、高翔、郑燮、李方膺、罗聘、陈撰、杨法、李葂、闵贞。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达成共识,扬州八怪作为一个画派,代表人物包括了这15家。有人将“扬州八怪”说成“扬州八家”,是一种误解。

       早在隋唐时期,扬州就已是经济、文化繁荣之地。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流传千古。清代康熈、雍正、乾隆时期,扬州成为全国商业经济中心。扬州南濒长江,北倚淮水,西枕运河,东临大海,为南漕北运必经之地。当时两淮盐利甲天下,扬州是两淮转运使的驻地,盐商云集,其中大多为安徽籍,有“儒商”之称,形成“亦商亦儒亦官”的局面。许多官员和商人热衷于修建园林,收藏古玩字画,举行诗文宴集。当时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书画家纷至沓来。如文学家朱彝尊、王士祯、阮元、袁枚,史学家全祖望,思想家戴震,剧作家孔尚任,美学家叶燮,书画家龚贤、弘仁、查士标、程邃、石涛等都曾先后来扬寓居。扬州八怪也应运而生。八怪多是失意的文人画家,有的一直生活清贫,有的做过小官,因触犯权贵而被罢官甚至入狱,此时共同在扬州一带卖画为生。相似的人生经历,使他们产生相近的思想倾向和审美观念,对现实不公深怀愤懑,对下层群众颇为同情。晚年的石涛大师定居扬州,他们在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思想与创造精神影响下,敢于发挥创作个性,突破当时流行的娄东派、虞山派、常州派“正统“画风,在诗文、书法、绘画三方面都有新的艺术创造,作品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笔墨语言雅俗共赏,拓展出中国文人画的新格局,尤其在大写意花鸟画、大写意人物画创作上别开生面,对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乃至现代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墨梅图 李方膺

李鱓(1686-约1760年),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墨磨人。生于江苏兴化望族之家,六世祖李春芳在明朝嘉靖年间官居首辅(宰相)。所以他刻有“神仙宰相之家”“李文定公六世孙”等印章钤盖于画作。他26岁中举,两年后因在热河向狩猎的康熈皇帝进献书画,得到赏识,被康熈任命为宫廷画师,随常州派花鸟画家蒋廷锡研习正统派花鸟。一度少年得志,供奉于南书房,“名噪京师及江湖淮海”(见郑燮《板桥自叙》)。然而他“恶时流之庸俗”,五年后遭忌妒者谗言而失宠,只得乞假归里。此后20年浪迹江湖,穷途卖画为生,主要活动于扬州一带,曾居扬州天宁寺。亦曾拜写意指画大家高其佩门下。乾隆元年,赴京重谋仕途,以举人资格参加会试合格,次年出任山东青州临淄知县,不久又调任滕县知县。他为政清简,但不足三年就因“忤大吏”而被罢官,一度留在山东卖画。两起两落的人生历程,促使他心灰意冷,晚年返回故里,在兴化城南筑浮沤馆,时而寓居扬州、南通,全力投入画事。时与郑板桥、黄慎、李方膺等交往切磋。他坚守着“以画为娱则高,以画为业则陋”的传统观念,在创作中力求把文人情趣与市场爱好协调起来。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已有 0 位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