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稚拙、和谐之美——关良油画简论

作者:丁羲元    2015-05-29 11:25:41    来源 : 艺术杂志

 

孙悟空智斗青龙与白虎 布面油画 30厘米×37.5厘米

1980年的夏天,美国旧金山大学的朋友在上海访问了关良。当客人们看到客厅里挂着关良新作的精彩的油画时,惊喜之情脱口而出:“想不到关先生还画油画?!”其实不只是国外朋友,就连国内一般的读者,也许只知道关良是水墨戏剧人物画的大师,殊不知他还是我国屈指可数的老一辈油画家之一。与他同时代的油画家而又精于中国画的一代名家巨宿之中,有徐悲鸿、林风眠、朱屺瞻、刘海粟等人,他们都各以其独特的艺术造诣誉满现代画坛。

关良在18岁(1917)时就东渡沧海去日本留学,经过一番周折,考进了东京太平洋美术学校,从此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他的老师是日本画坛的著名宗师藤岛武二和中村不折。他们都是曾留学欧洲的日本洋画家,而同时又对东方绘画(日本画和中国画)有着深厚的学养。中村不折教学严谨,关良绘事之初即从其学石膏素描,颇受启迪。中村先生又是中国绘画的著名研究家,在20世纪初,他最早出版了《中国绘画史》①。藤岛武二,原学日本画,后赴法国、意大利学西洋油画,造诣卓绝,有力地推进了日本西洋画发展的进程。他那写实的画风影响了关良,这从关良早期的油画作品仍可按迹寻踪。数十年来,关良对藤岛先生怀有深深的敬意,至今仍保留着一张当年与老师的合影。关良在日本学了五年西洋油画,全身心沉潜在他的艺术王国之中。在课堂内,他画了堆积如山的石膏素描稿和油画习作,课余时他还练习小提琴,寻师访友,竟能在短期之内从呕哑嘲哳的发音而至将霍曼、马扎斯的练习曲拉到相当娴熟的程度。20世纪初叶的日本与西方文化交流极为频繁,关良接触到了不少西方绘画大师的名作和原作,他喜欢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丁托列托等。特别是有一年他看到了有几十幅印象派绘画的展览,感触弥深。乍看之下,不解其妙,大有阎立本初至刑州视张僧繇画之慨,“定虚得其名耳”。他觉得画得毛毛糙糙,如孺子小孩之作,岂有美感可言?但仔细揣摩,愈觉拙中带巧,画面效果活泼明快,很独特地揭示了大自然外光的奇姿异彩。这一感受对于关良来说是一大契机,深深地影响了他以后艺术道路的发展进程。1923年,关良回到祖国怀抱。随着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他以一颗赤子之心,热情地投入到革命之中,“非徒以蛰居艺术之宫而满足”②。他拿起画笔,随军从广州至武汉,参加了政治部工作,任艺术组组长,他以画笔无情地揭露了军阀的无耻与罪孽。

30年代,他在广州和上海两地任教,悉心地培养中国的新一代的西洋画人才。在上海,他曾与陈抱一、许敦谷、朱屺瞻等举办过艺术社油画展览。由于从小蓄积的对中国戏剧艺术别样爱好的情趣,在上海美专时期,关良又不断地去剧场听京戏,画速写,与名伶“戏子”交游,所积画稿竟多至千数。同时又由于接触到更多的中国绘画,因此萌发了关良以中国水墨画来表现戏剧人物的艺术冲动,渐渐地他的兴趣转向中国画,从而开拓了水墨戏剧人物画的新生面。在抗战时期,他终于从上海孤岛突围出来,去香港、昆明、重庆,挹取画材,扩张意境。1942年,关良在成都展出了他的水墨戏剧人物画,郭沫若热情洋溢地写了《关良艺术论》一文,并给他的画题跋咏诗,赞颂之情,涌于笔端。从此,关良以新颖别调的戏剧人物画名重画坛。但是,他仍未忘初衷,还是不断地从事油画的创作。1957年,他曾去东德柏林访问,还作有许多幅油画风景写生,他的兴趣主要是在中国戏剧人物画的创作和探索之中,但对油画仍然在不断地思索着、实践着。只是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他后来的油画创作少了,风景、静物,绝不能画,戏剧人物,更属“帝王将相”,在那样的年代,避祸犹恐不及。直到70年代后期,关良才又重操彩笔,创作了新的有他独特艺术风格的油画。以上追溯了关良油画创作的历程,对理解他油画的渊源和特点,无疑是必要的。

关良油画的特色,首先在于有着浓郁的中国风味。他的用笔采用了中国画的方法:单线平涂,其特点是从“平面上找艺术”,与西洋画从立体上着眼迥异其趣。试看他八旬高龄时创作的那幅大型油画《石门》(1980)。那是一幅别具风格、色彩斑斓的风景油。画面上两岸山峦耸峙,一条清流扑面而来,愈近而水愈清、愈急,一泻而下,飞泉湍流,涌入眼底。远山间有亭台、树林,近岸处有水车、牛车,小舟泊于岩畔水际。在用色上,山峰以彩色勾线,中间平涂成霁青、赭石、柠檬黄、桔红,天空是橙红、淡黄的调子,与水波相映,既有“山红涧碧纷烂漫”(韩愈《山石》)的情趣,也有“飞湍瀑流争暄豗”(李白《蜀道难》)的声势,令人心旷神怡。这幅画画的是陕西的石门洞,是关良根据抗战时赴西北沿途写生稿重新创作的。据说,在石门洞的水中,有曹操写的一块碑,上书“滚雪”二字,由此可以领略到其间水清、浪白的诗境。关良曾风趣地谈起这幅画:现在“石门”已辟为水库,因此有人说这幅画成了“文物”了。他的油画诸如《桂林独秀峰》《四川盐井》等,都给人以这种亲切、独特的风味。

石门 油画

 

丁羲元 原上海美术馆副馆长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已有 0 位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