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各家评论摘录

作者:艺术杂志    2013-12-30 15:24:20    来源 : 艺术杂志

孙其峰先生,名扬京津,四生活经验同称,是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热爱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的画,理法严谨、形象真实、笔墨苍健、拙巧互用、墨胜新色、章法丰富、书意强烈……熔古今于一炉,根老蕾新,古朴中见雅趣,读之如吃了橄榄,耐人寻味。他的画不以浓妆艳抹而媚俗,不以奇形怪状而欺世,于平淡端庄中见气韵。画风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因为它体现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美学传统,与邪魔歪道不可同日而语。

——秦岭云《继往开来一名师》

 

孙其峰绘画特色,一是以墨线造型,特别是画鸟,线条的表现力极强。数笔之后,形体、结构、质感、动势表现得十分准确,笔墨与表现对象完全融为一体,不露笔墨痕迹,而能把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这种造诣和功力是孙其峰花鸟画艺术水平的基础。二是画面构成朴素、自然,多少保留着生活真实的影子,使欣赏者容易进入画面境界。没有什么狂、怪的艺术手法,也不以奇、险取胜,就是在平凡中赢得观众喜爱。……他的画松鼠,顽皮可爱;飞鹰和麻雀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其他各种鸟兽也都特征明显、生动可爱,注入了画家浓浓情感。色彩搭配恰当,主要形象大多处于画面突出位置,一下子可以进入眼帘。配景大多以石头、树丛、竹林、花卉相互配合,组成大自然的交响乐章,使欣赏者心旷神怡,领略自然界无穷乐趣,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花鸟画的作者通过画面形象与欣赏者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孙其峰正是以他正直、真诚、心怀坦荡、无私无畏的精神世界熔铸在画面当中。他的人格就是他的绘画灵魂,他的知识和修养的构筑了他的绘画格调,因此他的绘画品位是高尚的,那些庸碌世俗之辈是永远无法企及的。

——李树声《中国画的传薪者——孙其峰》

 

孙其峰主张不但要教学生以“法”,还要晓学生以理。“法”是“当然”,理是“所以然”,十个“当然”甚至百个“当然”不如一个“所以然”,只有掌握了“所以然”才能避免“盲目状态”。艺术作品是感觉的东西,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去感觉。他的这种教法与西方现代意识相比,显然是一种全新的体系,是和西方现代思想迥然不同的思路。近代美术教育基本是以西方哲学思想为圭臬的。孙其峰对学生授之以理的教学,对培养学生以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体系去观察认识表现对象,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起重要作用的。

——同上

 

孙其峰先生是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特别是对中国画教育的卓越贡献。他是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奠基人。半个世纪以来,他和他组建的教师群体培养了众人优秀的国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在各个历史时期,他都坚持以传统为主、兼顾现代写生与创作的教学路,拒绝一味守旧,也反对激进主义。他没有门户之见,主张转益多师,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他重视文化课,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文化素养教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总结和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画(花鸟)教模式和方法,对美术院校中国画基础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忠诚于艺术教育事业,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深受学生受戴。

——孙其峰中国画教学展前言

 

生机盎然、乐观进取,而不是冷逸荒寒、多愁善感,是其峰先生花鸟画的精神品性。……从理论上说,审美形式的乐观进取不一定比荒寒冷逸更有意义,但乐观进取作为人的生命需要和精神特征,无论在生活还是在艺术中,都有永恒的价值。先生的乐观进取精神与儒家思想有关,也是20世纪社会革命环境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铸造的。历经“文革”以后,他对扭曲的历史和扭曲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反思,更深刻地理解了人和自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作品意象更多样更有个性,形象更具内在魅力了,而乐观向上的基调并没有改变。

——郎绍君《归园春色——读孙其峰先生近作》

 

其峰先生画花鸟,求真求美。求“真”指他重视写生和造型,努力从写生中获取创造形象的源泉与能力。他摒弃只知临摹古人的保守主义,但不主张以素描改造中国画,不以“写实主义”代替写意传统。对于自己师法过的北京传统派和徐悲鸿学派,都采取了“师法舍短”、有取有弃的态度。求“美”,指他选择以秀丽、活泼为特色的小写意(半工写),而非以“重、拙、大”为宗的大写意,在风格上追求优美而非崇高。他以平常心看自然和人生,不孤高、不冷僻、不狂怪、不奇异,平淡清新,雅俗共赏。这选择根于他的师承与志趣,也与他的家庭、经历和温和个性有深刻联系。

——同上

 

写意花鸟画讲究笔墨,笔墨则讲究格调境界。其峰先生画花鸟,喜以行草和汉简隶法入画,笔画自由而有法度,技巧精熟而能变化。其作画,如行云流水,随机而生,和易而流畅,从不故弄玄虚,强行硬作。

——同上

 

孙其峰对教育有一种自觉自愿的献身精神,即对艺术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顷毕生精力于其中,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在处理教学与社会活动、教学与个人创作、教学与家务的关系上,始终以教学为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书育人。他对于个人工资、房子、画价、社会职位,以及开展览、媒体宣传等一向看得很淡。晚年,有人建议他建立纪念馆,他拒绝了。

——郎绍君〈孙其峰和天津美院中国画教学〉

 

孙其峰个人品格,可以用勤奋、平朴、谦虚、智慧、幽默来描述。他对艺术的练习和钻研,极其勤奋,长期教学行政工作耽误了他许多业务时间,但他又不能放弃这些工作,于是忙里偷空,养成了一边听报告、开会、待客、谈事、看电视,一边写字,刻印或作画的习惯。一心二用固然不如一心一意更出效果,但作为汉办法的办法,作为对“政治挂帅”年代过多时间浪费的一种校正和“补偿”,作为对忙于行政而荒废专业、导致不学无术倾向的一种对抗,又是十分积极可贵的。

孙其峰的谦虚,在对待同事的态度上尤为明显。这也是他能团结那一批性格各异的教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5060年代,他还相当年轻,他向这些老先生学习请教是非常真诚的。他的谦虚与他的质朴和平民化品格是一致的:至老也是生活俭朴,不喜修饰,不拘小节,不讲派头风度……

孙其峰的智慧与幽默,表现在讲谭中,谈话间,多语出诙谐的比喻,多由此及彼的联想与比较,而从不板着面孔教训人,不讲那些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八股。能把深刻的人生体验与艺术道理化作简洁、生动的形象语言,正是智慧与幽默的表现。

——同上

 

孙其峰先生的绘画从中年“师法造化”的“必然王国”升华到晚年“道法自然”的“自由王国”,达到了运用自如、炉火纯青,自然天成的成熟阶段。他不满足于“应物象形”、“以形写神”,从他的自治的“貌离神合”、“遗形取神”、“离象而求”、“得之象外”、“发我所取”、“但得神遇”、“濯去旧貌”、“自然天成”等印章中,可看出他在艺术观念上的升华也都反映到他的作品中。

——海阳《孙其峰书画谱·序言》

 

他的写意花鸟画主意清新而自然,章法严谨而别致,造型生动而简括,用笔雄强而果断,墨彩透亮灵动,富有诗的意境和音乐的旋律,他的画一气呵成,笔线刚柔相济,有的苍劲老辣,如铮铮铁骨;有的婀娜飘逸,如春蚕抽丝,线条既凝重古朴又松动灵活。这是与他把篆、隶、草的书法笔意和金石刀法运用到画的笔线当中分不开的。千变万化的笔线是孙先生花鸟画的主旋律,笔线功力堪称一绝。

——同上

 

孙其峰先生的山水画京有雄厚的传统基础。他把南北两派山水画风融合一起,取南派山水之气韵,舍其柔媚;取北派山水之雄骨,舍其枯燥;又融会当代诸家之长,以自己的审美情趣认识自然,形成了气韵生动、意境空灵的崭新画风。他的山水画也和花鸟画一样,以变人丰富的笔线为主旋律,勾、皴、擦、点、拖,一气呵成,墨韵在运笔中产生,最后用淡墨、花青、赫石补染和复勾。意境清新自然,笔墨变化自然,以景抒情,以情写景,令观者心旷神怡。

——同上

 

孙其峰先生也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真、行、草、隶、篆皆精。他的隶书吸收汉简笔意后,笔线苍劲厚重、古朴内涵、圆中见方、刚柔相济;草书笔线灵活而沉雄、松动而凝重,转折自然,耐人寻味;篆书运笔自如,柔中见刚,功力深厚。

——同上

 

孙其峰先生的篆刻艺术亦有很高水平,他从早期比较规整的汉印走向晚年的古玺风范章法从平整走向奇险,大胆分朱布白,穿插错落,刀笔游刃自然没有雕琢造作之习气。肖形印取秦砖、汉瓦和画像砖石之趣味。他的篆刻艺术古朴厚重,追求自然天成,方寸之地,气象万千。

——同上

 

孙(其峰)先生在天津美院数十年教学生涯中长期担任行政领导的同时从未间断过教学工作。他早年兼受过“入室”与“学院”两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与熏陶。其早期曾随王友石、汪慎生入室学画,后又入北京艺专学习,深受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影响,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师徒式”与“学院式”两种教学模式的综合体系。譬如,他既强调老先生所传授的内容,重视临摹,强调对传统符号的教授与把握的重要,强调功夫要过硬。但不只限于一笔一画式的口传心授,十分注重对中国画技巧慢动作也程式性的举一反三。他曾画过素描,学过解剖与透视,有相当熟练的写生能力与造型能力。他以教花鸟画为主,却几乎样样皆通。无论学山水、人物、花鸟的同学,都愿意叫他给看画。他绝无门户之见,绝不迂腐。他口到手到,嘴快笔快,有时道理还没讲完,手下已经画了出来,对各种传统笔法,墨法都能够得心应手地表演出来。他的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这点我深有体会,一直到开放后的十几年我还经常请他看画。

——吕云所《传统+现代——我对中国画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他(孙其峰)有一套极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语言风趣、比喻形象、通俗易懂、道理明白,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把握。他不像其他老先生那样拘于一家一派,死教一种画法。无论笔法、造型、构图、色彩,他都能归纳为极有规律性的程式。运用徐悲鸿“抱一式”教学法,抓住一花一鸟、一草一木、一树一石、一人一物,解剖一个麻雀,吃透一种规律、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地再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通百通地去任意变通。……这里有他对“芥子园”式的古格法的继承,更多的是他个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创造。他的这种经验主要来源于传统临摹与现代写生两个途径。这种“字遇入室式教学于学院式教学之中”的体系影响了我们整整这一代人,尤其在传统技巧学习方面是一套活学活用的极好方法。

——同上

 

孙(其峰)先生艺术修养全面,绘画以花草、翎毛、山水著称,书法于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各体无所不善,其中以草书、隶书造诣最高。他的篆刻,师古而不泥古,能领略古法而行新奇。

孙先生的行草书虽脱胎于二王和孙过庭,但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前人,被古人所束缚。……孙先生很好地把握了书法的继承与革新之间的辨证关系,他的行草书是在前人传统的基础上,按照时代的需要及艺术本身的规律力图创造自己的风貌。所以孙先生的行草书既有二王的典雅纵逸,又有孙过庭的严谨流畅,既不失前人的法度,又洋溢着新的气息。尤其是他的草书雄劲豪放,跃宕奔突,绝不以狂怪诡谲为能事。

——谷豀《人峰先生书艺述略》

 

孙先生的隶书最有特色,道练的用笔和苍劲洒脱的韵味,在当今众多写隶书的书法家中,独具一格,受到人们的好评。……启功先生评论隶书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清代写隶书的像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不能不说是大家,是巨擘,在他们之后写隶书,不难在精工,而难在脱俗。”孙先生的隶书可贵之处在于脱俗。从四十年代他就在汉隶上下力颇多,曾临写过《张迁》、《史晨》、《曹全》、《华山》等著名汉代碑刻,已达到了“精工”的地步。八十年代以后,孙先生的隶书字形横展,波势飞动,已独具面貌,但他不以此为满足,又融入汉代简牍的笔法。……孙先生喜爱居延、武威、甘谷等地的西陲木简,曾对极有特点的简书笔画,进行研究过认真的摹写和解析,故对汉简书法有着深邃的理解。……孙先生认为“简书非书法家所为,良莠不齐,学时不可不分精芜,须挑肥拣瘦,去粗取精”。孙先生对汉简既有借鉴,也有取舍,不徒袭其貌,而是得其神髓,进而把汉简和碑刻熔铸于一炉。所以孙先生的隶书古朴、洒脱,很有魅力。

——同上

 

孙先生写篆书摒弃了中规入矩的路子,而是追求篆书的写意特征。他取法金文、甲骨文、秦诏版权量文、古陶文、汉代碑额,瓦当文等古代篆书,也从邓石如等清代篆书大家得到不少的启迪。所以孙先生的篆书古朴雄浑,笔酣墨活,一扫过去有些书家写篆书那种字形板滞无灵和缺乏韵味的写法。

——同上

 

孙先生的篆刻令人称道的是不囿于师承和不落前人窠臼的精神,力求形成自己的家数。他的篆刻植根于古鉨,又止于酷肖、乱真。……孙先生还喜用汉简、《爨宝子碑》和魏碑字体入印,古趣盎然。他所刻的肖形印,造型生动,绘画的学养渗透其中,也不同凡响。孙先生在篆刻创作上的态度非常严肃,每制一印,反复构思、推敲,起印稿多至数十次,甚至上百次,不到满意时,绝不草率奏刀。

——同上

 

孙先生在艺术实践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以继承者优秀传统为己任。在传统的延续中,只得自身的发展。孙先生所取得的书法成就也向人们揭示出:只有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艺术园地里勤奋地播种和耕耘,才能结出丰硕之果。

——同上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已有 0 位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