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的历史足迹
中国美术馆的诞生
中国美术馆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产物,作为上世纪50年代北京的十大建筑项目之一,在周恩来总理关心和直接过问之下完成设计和施工工作,1963年,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名,确定了其作为国家美术博物馆的地位。
1958年,中央确定了国庆十周年工程的建设任务,中国美术馆项目被列入其中。
中国美术馆坐落在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五四大街,与景山同一条东西轴线,由著名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主持设计。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东、南、西三面由廊榭贯串,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
中国美术馆建设期间,组成了建馆领导小组,成员有:周巍峙、吴仲超、蔡若虹、刘开渠、叶浅予、吴作人、王朝闻、华君武、陈半丁、安性存、徐灵、张仃、雷全元、邵宇、赵枫川、郁风、张諤等人。并拟定了组织机构规划,“组成中国美术馆管理委员会,为美术馆大政方针之决策机构。在管委会领导下美术馆设正、副馆长,领导美术馆日常业务和行政工作。设立办公室、陈列部、研究部和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会负责作品的研究、鉴别、评价等工作,并审定作品的征集计划和陈列计划。艺术委员会的成员以陈列部与研究部的主要成员为基础,另聘请若干馆外美术家及有关人员组成之。”
1963年2月14日,著名雕塑家、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的刘开渠受文化部任命,兼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张諤任副馆长。刘开渠先生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长达30年,为我国美术馆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建馆伊始,中国美术馆即把藏品征集放在重要位置。1961年成立了包括刘岘、江丰、米谷、郑野夫等人在内的“收购小组”,开展美术作品的征集和研究工作,第一批入藏的作品有石鲁、林风眠和傅抱石的中国画各6幅及一批当代版画。经过收购小组不辞辛苦的工作,到1963年开馆之际,已有美术藏品5000余件。
中国美术馆获得的第一批捐赠,是1961年岭南画派“三杰”之一陈树人的夫人居若文女士捐赠的116件陈树人作品。1964年,时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的邓拓,将个人珍藏的145件(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兴建于1958年11月,1961年11月建成验收,1962年5月23日至7月23日,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在新落成的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作品达二千余件,此次大型展事即第三届全国美展,也是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展览。作为国家最重要的美术作品典藏和展示机构,中国美术馆成为广为人知的地标性建筑。
亲切的关怀
中国美术馆的成长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美术家、社会各界以及公众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不断朝向公共艺术博物馆建设目标,成为国家艺术的殿堂、人民的精神家园。
历届中央领导来馆参观视察,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现状,亲切关心美术家的创作,为中国美术馆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也是对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巨大支持。
见证中国美术的发展
中国美术馆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遴选和举办优秀展览项目,引导美术界的创作思想,满足社会审美需求。50年来,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各类美术展览四千多个,反映了中国美术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目前,每年举办各类大型主题展、群体展、艺术家个展等百余个,成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主流的组成部分。
建馆以来,许多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重要作品均首先展出于此,闻名于此,她是新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发生场所,也是重要见证者。在重要展览举办时召开学术研讨会,使美术馆成为学术智慧交汇碰撞的平台。
近十年来,中国美术馆注重突出自身的学术定位,不断加大学术研究和自主策划的力度。改变一味被动接展的状况,尤其努力策划反映时代文化主题的大型展览。在做好展览资格审查的把关、普遍提高展览质量的同时,科学安排展期,注重中西、古今、传统与当代的比重,形成常年好戏连台、精品纷呈的局面,同时极大地加强了展览展示设计,重点展览重点投入,使观众常看常新,获得新颖的艺术体验。
国际艺术交流的窗口
国际美术交流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美术交流的窗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许多国际美术展览,为美术界和公众了解与认识世界优秀美术,体现我国对外开放的文化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德文化年、中澳文化年和欧罗巴中国文化节等多种国家重大文化外交活动中,中国美术馆承担了大量展览项目的策划与组织工作,举办了上百场重大展览和活动,接待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
通过组织藏品和征集当代美术,在欧、美、亚洲多国举办了大量现当代中国美术展和民间艺术展,如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美国费城卓克索大学美术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德国柏林亚洲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比利时皇家美术馆、瑞士比尔当代艺术馆、瑞士巴塞尔动漫美术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富士美术馆、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莫斯科博物馆、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阿尔巴尼亚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匈牙利国家美术馆等,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现当代艺术和而不同的魅力,取得了广泛的国际反响。
保持着同台港澳地区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良好的发展与合作关系,通过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建立了两岸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了两岸美术馆在学术与业务的交流对接。与澳门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等港澳地区艺术博物馆和文化机构频繁交流,在合作中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深厚的友谊,为推动两岸四地的美术互动和交流架起坚实的平台。
为了促进国际美术馆的合作交流,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2006年发起“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目前已经在新加坡、日本、韩国、孟加拉等国持续了六届,推动了亚洲地区美术馆领域的专业对话。2010年,与国际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合作举办年会。通过国际美术馆际项目合作与论坛等多层次交流,推动了我国美术馆事业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积累国家美术财富
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与中国文化特色,特别注重反映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藏品序列。藏品总量达十万余件,已进入到世界级美术馆序列。藏品中有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蒋兆和、司徒乔、董希文、罗工柳、傅抱石、潘天寿、吴作人、刘开渠、滑田友、华君武、叶浅予、李可染、张仃、吴冠中、靳尚谊等中国美术大家之作和大量经典之作,有历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以及各地美术名家之作,反映了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凸显了“五四”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主流。
自建馆以来,即开始收藏民间美术作品。特别是1980年以来,不断加大力度,形成了民间美术收藏的重点和特色。形成了研究该门类艺术发展的有利条件,这批品类丰富、质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成为馆藏珍品中独特的文化遗产瑰宝。近年来,进一步重视书法篆刻的研究与收藏,成立了书法篆刻筹备部,积极推动该专业领域的收藏与研究。
在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的形势下,收藏范围不断扩展,国际艺术品收藏已纳入日常工作范围。有了极好的起步和积累,近年,已有俄罗斯、乌克兰、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埃及、巴西、韩国、日本等众多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
国家艺术藏品的积累,得益于美术名家、专家学者以及各界热心人士的捐赠,捐赠作品多出自艺术家创作盛期,是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分量尤为厚重。这些捐赠作品,有的是艺术家本人直接向国家捐赠,有的是遵照艺术家意愿由亲属捐赠。还有像邓拓、王树村、马正荣、李平凡等这样的收藏研究者和学术大家的慷慨捐赠。德国著名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的国际艺术系列,为中国美术收藏增添了特色。
2004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20世纪国家美术收藏和捐赠奖励专项计划”,该项目旨在抢救性地收藏20世纪具有历史意义、学术价值的重要美术作品及文献。中国美术馆负责承担具体项目的落实。目前已经完成68项捐赠计划,一大批20世纪以来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入藏,大大丰富了国家藏品。
每一项捐赠后面,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美术家及亲属、社会知名人士将最好的艺术品捐赠给国家,造福于人民,体现了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在这些捐赠品之中,有许多作品历经历史沧桑、艰难岁月才得以保存,成为美术上的国之重器、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利用藏品形式固定陈列,是美术馆的职责,多年来以研究性专题相对长期的陈列的方式,经常性地举办不同类别的藏品展,以不断提供观众对美术馆藏品丰富性的认识。近年来,大规模地在各种大型主题展、专题展、国际交流展中运用藏品,调用藏品的总数量达数千件,积极推动藏品巡回展出使国家美术资源为社会所共享。
“没有保存就没有传承”,中国美术馆从建馆之初就明确指出,“建立必要的登记、保管、整修等制度和采取科学的具体的措施,以保证本馆的所有藏品的完整而后安全”,同时注重应用现代科学方法,提高藏品保管的现代化效能。2010年,成立了艺术品修复筹备组,在国内美术馆藏品修复方面走在前列。修复了邓拓捐赠的古代绘画珍品,使大批捐赠作品面向公众。在文化部的支持下,将建立全国艺术品修复示范基地,更好地推动美术馆行业藏品修复专业的发展。
不断加强对藏品的学术研究、数字化信息库的建设,充分发挥藏品资源在公共教育和国际艺术交流中的作用,较好地实现了博物馆的专业功能。
公共文化服务的家园
公共文化服务是美术馆体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使文化欣赏、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更多地惠及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011年,在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美术馆面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开始进入“为公众的美术馆”的新的发展阶段。同年,被文化部授予首批“全国重点美术馆”称号。
学术讲座是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和好评的品牌教育项目。多年来,不断丰富创新学术讲座的内容与方式,有意识地结合展览增加艺术家讲座的比重,及时推出“带你看展览”、“与艺术家对话”、“艺术沙龙”等新品牌活动,探索举办报告会、研讨会等高端论坛活动,使这个传统品牌不断焕发活力,深入人心。
在全国美术馆界较早组建了公共教育专门职能部门,并长期吸收实习生和组织志愿者参与工作。目前拥有正式注册的“自愿讲解员”130余人。中国美术馆志愿者已成为拓展传播美术馆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和文化品牌。
在满足广大公众的审美需求的同时,照顾到观众的特殊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受众服务,比如大学生、中小学生和儿童美育活动等,组织农民工、残疾人等专场活动,年受益者超过10万人次。
重视与海内外高等院校、博物馆等机构开展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与美国、德国、中国台湾等相关院校和机构合作开展艺术博物馆教育研讨交流及实习生培养。与北京的四十余所高校、二十多个少年宫、中国儿童中心、各区的教研中心、中小学等建立稳定而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面向学校、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共建“社会大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近年来,不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积极推广展览项目,通过联系广大媒体,建设美术馆网站,出版《中国美术馆》月刊、展讯等,扩大传播、推广美术馆的文化形象,培养公众走进美术馆欣赏高雅艺术的文化生活习惯。
数字美术馆建设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分阶段进行建设方针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一个基础设施逐步完备、数字资源日益丰富、应用系统不断增加、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的数字美术馆体系。
建设与展望
中国美术馆建馆至今,为不断完善功能,经历了抗震加固、画库建设和改造维修:
1990年,因建筑主体受唐山大地震影响,实施第一次大修,主要目的是抗震加固。
1995年,在现址用地范围内建设4000平方米的藏品库及配套用房,对改善藏品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2年,国家投资1.4亿元对美术馆主体建筑进行改造和内外装修,使展出条件、设施标准得到很大提升。2003年主楼改造装修完成后,建筑形象、展厅设施、灯光照明、楼宇自控、恒温恒湿、消防报警、安全监控系统均达到当时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美术馆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受规模和设施条件所限,无法充分呈现中国近现代美术历程和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状况、开展国际艺术交流。中国美术馆的建设和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4年国务院批准《中国美术馆二期扩建工程》立项,即在老馆西侧征地扩建。该项目于2006年纳入《国际“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纲要》,但因该选址方案涉及拆迁补偿资金超出财政承载力,2009年,国务院调整了方案,批准“整体易址重新建设”。
新的国家美术馆是“十一五”立项,“十二五”期间新建的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选址于北京市北四环外奥林匹克公园中心文化综合区内,毗邻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馆(水立方),用地面积为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86万平方米。
新建国家美术馆在设计要求上充分体现国家性,又突显时代特征和现代性。更要满足面向未来的公共服务与专业功能要求。从2010年实施国际征集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历经三轮四次评选,于2012年7月,最终由法国设计师让·努维尔事务所与北京建筑设计院联合体的设计方案获得了第一名。
国家美术馆除高标准的藏品库和完善的学术研究与公共服务区之外,突出展示两大主题:一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长期固定陈列,同时设立重要美术现象、重要艺术家专室、馆藏精品陈列,设立三大专题展示区,即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和国际艺术。二是前瞻美术的未来发展,为多种形态的视觉艺术提供充分展示条件。
展望未来,中国美术馆将以崭新的形象和姿态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为国家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根据展览资料摘编,题目为编者所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