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回顾精蓝——从万寿寺到北京艺术博物馆

作者:高塽    2013-08-09 12:50:07    来源 : 《艺术》杂志

.明清古刹万寿寺

   位于京西长河北岸的万寿寺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寺院,与北京其他寺院不同,万寿寺除了作为一座寺院更是与明清两代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代万寿寺作为追念穆宗遗愿而建的藏经香火院,由太后带头捐资修建,用来存放汉文经书;清代寺院地位不断升高,成为皇室成员去往西郊园林的中途行宫和举行祝寿圣典的场所。尤其是在乾隆时期,万寿寺作为乾隆为其母亲举办万寿庆典的场所备受重视,经历了数度重修扩建,迎来了她在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1.“创一寺以藏焚修,成先帝遗意”——明代万寿寺的初创

    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根据《敕建万寿寺碑文》记载,寺院是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宣文皇太后带头捐资修建的,主要目的是“创一寺以藏经焚修,成先帝遗愿”。在明穆宗时,京城的番、汉经厂已经破败,穆宗曾有意另建一座寺院来存放经书,但他在位六年便驾崩,因此万历皇帝继位后由皇太后主持,决定修建万寿寺来存放经书,以了先帝的遗愿。万寿寺选址在高梁河北岸,广源闸西侧,由当时的司礼太监冯保监修,于万历五年三月动工,来年六月竣工。寺院建好后立“敕建万寿寺碑”,内阁首辅张居正撰写碑文。

寺院刚刚落成之时,规模现在的约三分之一,根据碑文记述,寺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延寿殿、藏经阁、禅堂,之后又有假山和果园。根据当时的方志文献记载,万寿寺“璇宫琼宇,极其闳丽”(《长安客话》)。明代万寿寺不设住持方丈,由宫廷内官监太监主持寺中事务,管理僧人唪经焚修。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华严钟迁致万寿寺内,在东路另建一座高大的钟楼和一些建筑。

华严钟,俗称永乐大钟,为明永乐皇帝下令命姚广孝督办造于京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完工,造好后存放在汉经厂,直到万寿寺建成后悬于寺中,“日供六僧击之”(《帝京景物略》),钟声“声闻数十里,其声谹谹,时远时近,有异他钟”(《长安客话》)。由于华严钟的迁移,万寿寺更加受世人瞩目,明代文人留下了不少赞颂大钟的诗作,袁宏道曾写诗《万寿寺观文皇帝旧钟》记述了铸钟的始末、钟体风貌、流传经过等情况。明天启年间,大钟卧于地,不在每日敲击。清代移至觉生寺内。

2.“总为祝禧相所宜”——清代的皇室祝寿与万寿寺

《仲夏万寿寺》乾隆

北至言将致戒时,

还宫取便又临茲。

讵云适兴游方外,

总为祝釐相所宜。

(《乾隆御制诗》卷十四)

明末万寿寺也没有逃过朝代更替所带来的毁坏,曾一度荒废。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光绪几位皇帝都对万寿寺进行了重修、扩建,规模最大的还是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的两次工程。

乾隆皇帝如此大规模的修建万寿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母亲崇庆皇太后祝寿。查清代档案:“乾隆年间恭办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如修万寿寺、大报恩寺为皇太后祝釐之所。”(《乾隆皇太后万寿庆典奏案》)究其原因,首先,万寿寺的寺名与祝寿这个主题十分契合,“万寿”二字十分吉祥,因此皇室“喜其嘉名符祝釐之意,命将作新之,更加丹雘,绣幢宝铎,辉耀金碧,以备临览”(《御制敕修万寿寺碑记》)。其次,万寿寺的地理位置十分特别。寺院位于西直门外高梁河北岸,此处僧庐梵舍远近相望,风景秀美。万寿寺建筑宏畅深静,规制壮丽,最为著名。崇庆皇太后久居畅春园,回宫祝寿途径之处都要进行一番布置,万寿寺正处在由畅春园往皇宫的路途中,被选为中途瞻礼和稍作休息的场所。出于以上两个原因,万寿寺在乾隆十六年、二十六年进行了两次重修扩建。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曾对万寿寺进行过一次修建,中路在假山后增建无量寿佛殿和万佛阁,变五进院落为七进;在东路修建毗卢殿等一些建筑。乾隆十六年修建的重点是增建西路行宫和东路的改建:西路新建了供皇室休闲居住的行宫寝殿。东路变动较大,此时华严钟已移到觉生寺,钟楼荒废,改建十方院,作为僧人生活是场所。经过这次修建,万寿寺初步形成了东中西三路相毗邻,集寺院、行宫、园林于一体的大型建筑群。寺院的功能已与明代有了很大的不同,明代以藏经焚修为目的的一座寺院转变为皇家休闲、祝寿的场所。寺院修缮一新后立的两通石碑于大延寿殿前,碑上刻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由乾隆皇帝亲自书写碑文记录修缮寺院的缘由和对母亲的崇敬之辞。皇太后由畅春园返回皇宫举行万寿庆典当天,乘坐有明黄缎帏绣寿字篆文装饰的大安辇由畅春园来到万寿寺瞻礼。寺院山门前聚满了千名僧人为皇太后祈福诵经。皇太后进入万寿寺内先礼佛烧香,然后在万寿阁接受僧人们的祝贺,寿茶寿膳房供上寺中准备的茶膳。停留少顷,继续向东行,回到皇宫。从此,来万寿寺瞻礼成为皇太后祝寿庆典的固定部分。乾隆二十六年,为迎接崇庆皇太后七十大寿,乾隆皇帝再次下令修建万寿寺,命内总管务府大臣傅恒、下属兆惠阿里衮等人详细堪估此次万寿寺修缮工程,这次主要是对寺院已有建筑再进行细处粉饰修补。完工后在观音殿后建碑亭,立“御制重修万寿寺碑”,乾隆皇帝再次撰写碑文。这次修建后的万寿寺可以说规模宏大,金碧辉煌,非前代所能比,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皇太后七旬万寿庆典“照乾隆十六年之例”办理,此外,皇室特别挑选“年逾七十以上之亲王及文职大臣九人、武职大臣九人并在籍文武大臣九人,御制九老会诗”(《乾隆皇太后万寿庆典奏案》)并与皇太后游览香山和西郊御园。皇太后回宫中途来到万寿寺瞻礼上香,老臣们分列三班在路边恭迎皇太后寿辇。万寿寺内外文武百官齐聚,恭迎皇太后,千名僧人聚集在河对岸的唱经台举办千佛道场,诵经祈福,声势浩大。此后宫廷绘制的《胪欢荟景图册》中《香林千衲》一章表现的正是这样的情景。清末光绪皇帝曾仿照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为慈禧太后在万寿寺举办祝寿庆典,再次对万寿寺进行修缮,这也是万寿寺最后一次为皇室举办祝寿活动。

民国时期,万寿寺先后被当作兵营、学校、疗养院、收容所等。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重修万寿寺。2006年,万寿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北京艺术博物馆在万寿寺内建立。目前,寺院的中路建筑作为展厅对广大观众开放。新建的北京艺术博物馆不仅保护了万寿寺这颗历史明珠,还收藏历代艺术品数万件。成为一座极富魅力的艺术殿堂。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已有 0 位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