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师——齐白石(一)
前言
守金石行操,峥嵘九七春秋
写鱼虫生趣,灼烁新群时代
——一代宗师齐白石
齐白石是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绘画大师。其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萃,艺术创作也极其丰富。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绘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齐白石那种雅俗不分、不分套路、不分品种、不分宗派、任其高兴、兼收并蓄、旁征博引、几无边际的艺术天性和他那极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像火山爆发一样喷薄而出,这种平民意趣与文人意识的奇特组合,这种天性的个人创造与时代审美思潮的精彩协调,使齐白石的成名成为时代的必然。
在艺术领域,齐白石表现了独特的艺术认知。对于传统和现实,他以极其个人化的思想架起了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在这座桥梁的两端,齐白石没有赋予它一个确定的文化内涵或特定的文化指向,传统和现实在他的艺术里只是似与不似之间的个人风格。这种极具特色的个人风格,一方面吻合了传统,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发展传统所具有的现代意义。以白石老人画鸡为例,他曾言“余六十岁以后画鸡雏,能不似笔作成,年将七十始能水墨浓淡自然,笔尖生花亦偶然为之也。”
齐白石的画,其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扛鼎”。他的弟子李可染曾说:“白石老师的作品,哪怕是极简单的几笔,都使我感到内中包含着无限的情趣。他晚年作画,喜欢题‘白石老人一挥’几个字,不了解的人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是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
他是中国画坛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画家。作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的他,出身在湖南湘潭一个穷乡僻壤——用白石老人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家,穷得很哪!”小时候因家贫体弱,身为长子的他在几次扶犁都以不胜体力告终,而一个五口之家仅靠水田一亩聊以度日的家庭也实在无力像有钱人家一样,将他送进私塾或学堂求学,于是,学木工,这种无须花大力气也没有昂贵开销的手艺,成了齐白石当时的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聪慧而不服输的齐白石,不甘心于做粗活而改学了小器作——即雕花匠的手艺,凭借他的吃苦耐劳和心灵手巧,学成后技艺不亚于其师周之美。“芝木匠”渐渐能靠手艺贴补家用了。后来偶而在一位顾主家里发现了一部《芥子园画谱》 激起了齐白石学绘画的雄心。而且靠着他悉心临摹的画谱中的形象,他将一直以来所沿袭的千篇一律的雕花工艺做了很大的改进。
在齐白石二十七岁的那年,他才正式拜胡沁园正规学绘画。从此,诗艺、画艺得到了质的飞跃。“龙山诗社”的谈诗论画、王湘绮的悉心扶持,使齐白石从一个靠手工艺吃饭的木匠成了风雅的画家,的确是个很大的突破。
后来的“五出五归”,名山大川的陶冶,秀丽河山的滋润,使他的笔触愈加沉着深厚。60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日本人和法国人买走了不少。他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5年,民主德国授予他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称号,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和平奖金。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而不群,蔚为大家。
齐白石对徐渭(青藤)和吴昌硕(缶庐)佩服得五体投地。“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齐白石对八大、石涛、金农、李复堂等文人画家和他们艺术的推崇喜爱,主要不是因为他与这些画家的艺术经历相近,而是出于对文人画的仰慕,和成为文人画家的渴望。他的“五出无归”使他更加认识到文人画与民间绘画的区别,在他的心目中,雅俗相别的观念增强了。他原是木匠,后学工笔画法,本为“匠家”。此时有意识地向疏简、冷逸的文人画靠近,强调“不似之似”,既出于对抒发情感之需,也出于与工匠身分和“画家气质”拉开距离的心理背景。他对文人气质、文人风格的八大山人的崇拜,正与他文人画和文人画家转变的过程符合。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二十年代初。(未完)
暂无评论